在甘云工坊小院里,
看“非遺”骨鑲在你眼前誕生
金銀彩繡、骨木鑲嵌、泥金彩漆,這三種寧波傳統(tǒng)手工技藝“三金一嵌”的傳承人工作室都圍繞天工慈城而建。也許是名字中有“溪”,在慈溪古鎮(zhèn)里遛彎的齊溪,居然毫無違和。天工慈城工藝館里逛了大半個上午,撫摸了成匹的懸掛于染缸外的藍印花布、沿著慈城古街走10分鐘,就踏進了國家非遺項目、甘金云老師的“骨木鑲嵌”工作室。
骨木鑲嵌是寧波市的一項漢族傳統(tǒng)工藝,在木器表面嵌入動物骨骼進行裝飾。寧波骨木鑲嵌是采用象牙、黃楊木、紅木、花梨木、牛骨、螺鈿、銅片、臘石等為原料,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紋,再經打磨雕刻而成。
我們這次拜訪的甘金云老師從17歲被送到寧波工藝美術廠做學徒開始,做了41年的骨木鑲嵌。在那個人人都還在為有工人的工作而滿足的年代,因為熱愛,他開始學素描鉤線、木雕工藝、初涉木雕鑲嵌……之后,他獨當一面,正式“鉆”進了骨木鑲嵌的世界。
甘老師在搬到這個工作室前,他的工作室還盤踞在一個小小的二層房間里,是寧波市政府免費把這一獨棟庭院開放給了甘老師,讓他在這里工作。在我們拜訪的過程里,不斷有慕名而來的人想挑選甘老師做的骨木鑲嵌家具帶回家。
寧波民謠“窗門開開地板房,白骨嵌鋃大眠床”,后一句,描寫的就是用骨鑲制成的床。黃老師跟我們講了做骨木鑲嵌的步驟。第一步,是要設計好圖紙,把要鑲嵌的圖案畫出來。準備好木頭器物,多為紅木、黃楊木、紫檀木這些名貴木材。鑲嵌的材料,多為牛骨和貝殼。第二步是鑲嵌圖案的切割:將畫好的圖案割出來貼在骨貝上,沿線把圖案用鋼絲鋸鋸出來,貼到需要鑲嵌的木頭器物上。第三步是剔出被鑲嵌物上的圖案:用針沿著貼在器物上的骨貝圖案線條,刻畫出需要被剔除的部分,用鑿子將其挖出。第四步是將骨貝鑲進木頭中:把骨貝鑲嵌進挖空了的圖案中,牢固之后將高于器物表面的部分用磨砂紙磨去。最后一步,在鑲嵌完成的骨貝上,用刻刀刻畫出翅膀、眼睛等小細節(jié)的溝壑。
我們探訪的過程里,想拍攝甘老師幾個伏案工作的動作,他拿起鋼絲鋸、戴上圍裙,居然真的開始了一輪骨鑲的制作,“不急嘛,你看我慢慢做,就知道它的妙了。”